手机版

鲇鱼是什么鱼(五花八门的鲇鱼家族)

时间:2024-11-13 09:30:07

鲇形目是仅次于鲈形目和鲤形目的硬骨鱼第3大门派,麾下约有4000余众,大部分裸露无鳞、周身黏滑,且两颔具须,均可称为鲇(鲶)鱼。鱼缸里的“清道夫”、“玻璃猫”、“反游猫”及各种“异型”,餐桌上的“清江鱼”、“江团”、“黄辣丁”和“巴沙鱼”等,尽在其中。

图0

最正宗的鲇鱼

东北民谚曰“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极言鲶鱼之深受欢迎,此处的鲶鱼指鲇科鲇属的正宗鲇鱼,常见者有三:大口鲇怀头鲇

1.鲇/Silurus asotus

图1.1

图1.2

通常称土鲇,踪迹几乎遍及全国。体色或深或浅,与环境密切相关,多云状斑块,恰似“一身好花绣”,又叫花鲇。鉴别要点之一:口裂未端止于眼前缘下方,一般不超过眼眶中部。市售体重一般在1~2kg或更小,大块头少见,最重记录30kg。

2.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

图2.1

图2.2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又名南方鲇、南方大口鲇。体色多有变化,无明显斑纹。鉴别要点之一:口裂深,末端达到或超过眼眶中部的下方。常见个体重约2~5kg,最重可达40kg以上。注:大口鲇和土鲇的幼鱼均有3对须,前者的第2对下颌须在体长15cm之后消失,后者在体长10cm之前消失。

3.怀头鲇/Silurus soldatovi

图3.1

一张流产很广的图,摄于俄罗斯,当年的“物种日历”曾用过。中间是土鲇,两侧的大脑壳才是怀头鲇,这家伙长得跟巨型蝌蚪似的。

图3.2

分布于东北,俗名怀子、怀头。与大口鲇形态相似,大口鲇曾被视为怀头鲇的亚种,口裂末端达到或超过眼眶中部的下方。体型硕大,动辄体重几十斤,含肉率却低于土鲇和大口鲇,无他,唯脑袋更大耳。须3对,但下颌须易受损,很难找到品相完好的照片,看着都像2对须。

这三种本土鲶鱼各有千秋。土鲇肉味鲜美,性情温顺,可惜生长缓慢,个体也较小;大口鲇和怀头鲇长得快、体型大,然生性暴虐,养殖中易“自相残杀”。养殖鲇鱼大概以大口鲇为主,也可能会有杂交种,很难说清到底是啥,好吃就得,不分也罢。

4.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图4.1

图4.2

产于黄河中上游,1977年发现并命名,为当地经济鱼类。与土鲇的最大区别在犁骨齿,外观则不易分辨,“幼鱼须3对,成鱼须2对,口裂末端与眼前缘相对”,与土鲇大差不差。卵呈灰黄色,而土鲇、大口鲇的卵分别为草绿色和橙黄色,这是重要区别之一。

5.欧鲇/Silurus glanis

图5.1

图5.2

图5.3

又名欧洲六须鲇,分布于欧洲中、东部和亚洲西部。体色暗黑,须3对,口裂未端止于眼前缘下方;体型之大在淡水鱼中名列前茅,精确测量的最大个体是2.78米144公斤,历史上还有更大记录。我国本无分布,苏联曾放养于巴尔克什湖,上世纪70年代末扩散至新疆伊犁河内,繁衍至今。1991年国内亦曾从欧洲引入养殖。

胡鲇,名声不佳的鲇鱼

如果说鲇科是鲶鱼之正朔,那么胡鲇科胡鲇属至少算是近支。扁头大嘴加上8条胡子,符合人们对鲶鱼的刻板印象,如假包换的奔波儿灞家族。

6.棕胡鲇/Clarias fuscus

图6.1

胡鲇并非全都是外来者,棕胡鲇就是嫡传本土种,俗名塘鲺鱼,产于南方。体黄褐或黑褐色,个头较小,体重在0.5-3kg之间,据说肉质不错,味道上佳。注意看,胡鲇属的背鳍很长,而鲇属的背鳍极短小。

图6.2

看见没?恰好编辑到这里,电脑屏幕右下角蹦出来棕胡鲇的鱼苗广告,“正宗皇妃一号本地塘鲺”,色泽金黄,富丽堂皇,真有点皇妃的气质......

7.尖齿胡鲇/Clarias gariepinus

图7.1

原产非洲尼罗河流域,又名革胡子鲇、埃及塘鲺。体色灰黑,具深色蚀状斑,头长而且扁;生长迅速,当年苗种即可长到2kg,最大可达几十公斤,然肉质一般,鲶鱼中的下乘

图7.2

1981年引入广东,而后在南方水域迅速扩散,严重威胁生态和本土鱼类。对水质要求极低,耐污染、耐缺氧,粪坑亦能苟活,号称“世界上最脏的鱼”,连累整个鲶鱼集体背上恶名。当然,正规养殖产品是没问题的。

多年前我还在部队时,打算利用废弃游泳池养鲶鱼,鱼贩子却告诉我鲶鱼都是热带鱼,这边养不活,遂罢。我现在怀疑,他说的“鲶鱼”可能就是尖齿胡鲇,我部食堂购买的鲶鱼大概也是它。幸亏此獠不耐低温,不然可能会举国沦陷,太可怕了......

8.蟾胡鲇/Clarias batrachus

图8.1

原产东南亚,又名泰国塘鲺,云南也有,1978年又从泰国引入养殖。与棕胡鲇形态相似,最大个体1.5~2kg,口感味道不错。“自相残杀”现象严重,国内养殖不多,名声亦不彰,在国际上却名列“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人送绰号“行走的鲇鱼”(Walking Catfish)。

图8.2 小丑武士

另有变异体色者,常被养作观赏鱼,名曰“小丑武士”。“不占一帅,就占一怪”,鲇形目的观赏鱼大多都是走的这种路线。

9.斑点胡鲇/Clarias macrocephalus

图9

原产泰国,为泰国名贵食用鱼,1982年从泰国引入养殖。体色深,体侧散布一些规则的白色小斑点,易与其它胡鲇区分,最大个体可达35cm。主要在广西等地有少量养殖,流入自然水域的也很少见。

鲿科:黄辣丁、牛尾巴、芝麻剑、石扁头和江团

鲿科比较陌生,但旗下却有些小有名气的种类,如:拟鲿属的“黄辣丁”和“牛尾巴”,鳠属的“芝麻剑”和“石扁头”,还有鮠属的“江团”。

10.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

图10.1

分布广泛,可能是俗名最多的鱼,嘎牙子、黄辣丁、黄鸭叫、黄骨鱼、昂刺鱼等,不一而足。体型小,口下位,具须4对,色泽青黄,两横两纵的黄色带与暗色斑块在体表交错,颜值略高于一般鲇鱼。背部鳍条上的硬刺有毒,被其刺破可致局部灼痛、肿胀,威力不可小觑。

图10.2 到底是全雄还是杂交?分不清

肉质细腻,广受追捧,在海鲜当道的青岛也占有一席之地。养殖的有两类:一是黄颡鱼♀和瓦氏黄颡鱼♂的杂交后代,个头大长得快,肉质稍嫌不佳;二是所谓“全雄黄颡鱼”,个顶个都是公的,体型比雌性大得多,这是目前的主流。

11.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us ussuriensis

图11

又名乌苏里鮠,俗称牛尾巴、黄昂子,主产东北。体型比黄颡鱼更苗条,黄色或灰黄色,吻钝圆,口下位,须4对。肉味鲜美,在东北市场需求旺盛,东北之外不值钱。p.s. Pseudobagrus属又改为Tachysurus属,中文常翻译成疯鲿属,有点吓人,这里先不用了......

12.斑鳠/Ictalurus punctatus

图12

分布于南方水系,俗名芝麻剑、西江魽。体呈灰褐色,腹部色浅,体侧有大小不等零星的圆形黑色斑点,须4对,白色。背鳍棘和胸鳍棘及外包皮膜中有毒腺,被刺伤或可致严重后果。“珠江四鲜”之一,如今位列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限野生种群),不可不慎;不过业内认为,该种数量尚多,入保实属乌龙。

13.大鳍鳠/Ictalurus punctatus

图13.1

图13.2

分布于珠江至黄河水系,俗名石扁头、石板头、石胡子等。体背灰褐色,体侧色浅,腹部白色,体及鳍均散布暗色小斑点,须4对。因相貌“鼠里鼠气”,民间又称江鼠,虽名不雅驯,但肉嫩味美,历来被视为上等河鲜。目前,规模化繁育目标业已实现,养殖前景可待。

14.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

图14.1

图14.2

分布于东部,以长江为主,俗名江团。背部稍带灰色,体色粉红,人工饲养条件下会变为深灰;吻锥形向前突出,口下位,须4对。苏轼《戏作鮰鱼一绝》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粉红石首”和“鮰鱼”均指该种,能入得历史著名老饕之法眼,断非等闲之辈。现在仍为“长江四鲜”之一,烤鱼店常见。

p.s. 据说也划归拟鲿属,改名为长吻拟鲿/P. longirostris,现在恐怕又改了。不是我不明白,这分类变化快,爱咋咋地吧。

“水蜂子”和“石爬子”是什么?

两种地方性的小众河鲜,白缘䱀和石爬鮡(或者近缘种),分别属于钝头鮠科䱀属和鮡科石爬鮡属。

15.白缘䱀/Liobagrus marginatus

图15

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我国特有的小型冷水性底层鱼类,常见体长100mm以下;头平扁,颊部特别膨大,眼极小,须4对;各鳍外缘呈白色,胸鳍及背鳍上各有3根毒刺,被刺中则疼痛难忍,民间名曰“水蜂子”。肉质鲜嫩,入口即化,无人工养殖,价格居高不下。

16.石爬鮡/Euchiloglanis sp.

图16.1

图16.2

分布于西南,青石爬鮡/E. davidi黄石爬鮡/E. kishinouyei(有观点认为系同种),俗名石爬子、青石牌子或黄石爬子。体扁平,头部尤扁;须4对,口角须极粗;胸鳍大而阔,圆形吸盘状,富肉质,总体风格十分怪异。味鲜美,且多含脂肪,在某些地区被视为珍品,价格更胜“水蜂子”,曾突破每斤千元大关。

珠江名贵鱼,长臀鮠

长臀鮠科是一个小科,目前被描述的仅有5种,我国有3种。除长臀鮠外,我国还有海南长臀鮠/C. multiradiatus和云南元江的亨氏长臀鮠/C. henrici,曾被作为长臀鮠的亚种。

17.长臀鮠/Cranoglanis bouderius

图17

珠江水系特产,贵州是其分布的最北线,俗称马脸骨鱼。体长而侧扁,体背侧橄榄色,腹侧乳白色;头扁平,略呈三角形,须4对;臀鳍甚长,故名“长臀”。肉味鲜美,且含脂量很高,口感极佳。目前人工繁殖技术正在研究之中,养殖规模有限,产地之外难得一见。

来自大洋彼岸的“清江鱼”

“清江鱼”,原本并不特指某种鱼类,过去认为跟某种地方性烹制方法有关,传统习惯用长吻鮠;现在一般用北美引进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属于鲶形目鮰科又尾鮰属。

18.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图18 成鱼和幼鱼

又名斑真鮰,俗称清江鱼。原产北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分别从日本和美国引入国内。身长头小,须4对;背部蓝灰或橄榄色,两侧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尾鳍深分叉。和“江团”一样,都是烤鱼店常见。传闻有以此冒充斑鳠的,然斑鳠“白须飘飘”,该种却是“黑胡子”,不难分辨;其实吃起来无分轩轾,但斑鳠更贵。

19.长鳍叉尾鮰/Ictalurus furcatus

图19

原产北美,80年代末引入国内,又名蓝鲇。形态与斑点叉尾鮰相似,但体更延长,且无斑点。引入后与斑点叉尾鮰杂交作父本之用,单独拿出来吃倒是不多。

20.云斑鮰/Ameiurus nebulosus

图20

原产北美,1984年引入国内,又名褐首鲇。身体短粗,头大,吻宽而钝,须4对;体黄褐色,腹部白色,尾鳍不分叉,与叉尾鮰区别明显。南方多地养殖,四川眉山是全国最大的云斑鮰养殖基地,北方市面上少有。

传说中的“巴沙鱼”也是鲇鱼

“巴沙鱼”是鲇形目【鱼芒】科部分物种的商品名,属于广义的鲶鱼。原产东南亚湄公河流域,市面上多以鱼块、鱼柳的形式出现,食用方便、干净卫生。

21.博氏【鱼芒】/Pangasius bocourti

图21

体色暗淡,背部黑色,腹部为白色,须2对。“巴沙鱼”源于越南的“Cá ba sa”,ba为“三”,sa为“脂肪”,意为“三块脂肪的鱼”,专指该种。此鱼在生长过程中,腹腔内会积累三块较大的油脂,约占体重之58%,故名。

22.低眼无齿【鱼芒】/Pangasianodon hypophthalmus

图22

越南语称“Cá Tra”,音译为“楂鱼”。体色与博氏有细微差别,背部灰绿色,腹部为灰白色,须2对,幼时常养作观赏鱼,称“蓝鲨”。2000年前后该种的人工繁殖技术获得突破,各方面优势明显,逐步取代了博氏的地位,越南政府正式规定该种亦可标示为“巴沙鱼”。

23.巨无齿【鱼芒】/Pangasianodon gigas

图23

不论是“Cá ba sa”和还是“Cá Tra”,我国均有引入养殖,“Cá Tra”占主流。上世纪我国还从泰国引入过巨无齿【鱼芒】,威名赫赫的“湄公河巨鲇”,最大个体长达2.5-3米,重200-300kg。现在不怎么提这两种了,看来泰国“鲶鱼”已经完败于越南”鲶鱼“。

大海中的鲶鱼

青岛有“海鲶鱼”,不过那是吉氏绵鳚/Zoarces gilli的俗称,并非真正的鲇鱼;鲇形目有两个科生活在海洋中,鳗鲇科海鲇科

24.线纹鳗鲇/Plotosus lineatus

图24

我国东海、南海有分布,俗称沙毛。体长20-40cm,头大,身体侧扁,须4对;背褐黑色,体侧有2条浅黄色纵带;背鳍及胸鳍的硬棘有毒,死后仍能使人中毒,须千万小心。喜成群游动,进退整齐划一,以御天敌。味腥,唯潮汕地区嗜食之,著名菜式有沙毛煮酸梅,市场售价高于其他地区。

25.中华海鲇/Arius sinensis

图25

分布于东海、南海,俗名庵丁。体延长,头较宽且纵扁,须3对;尾鳍深分叉,上叶长于下叶;体背部黑褐色,体侧褐色,腹部色浅。有人认为食味一般,不吃也罢;也有人称其肉质甜滑,味道鲜美,有“低等鱼,高等吃”之说,传统吃法为“萝卜焖庵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