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一种面食。
尤其在我国北方,更是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离不开馒头的陪伴。
馒头也有很多的做法和花样,制作过程也包含了多种工序和手法技巧。
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要觉得肚子饿了,馒头完全可以充当主食搭配任何食物充饥。
在很多地区,人们也将馒头称作“馍”。
之前网上流传过一个这样的梗:
“给我一个馍,给你夹遍全世界!”
这足以见得馒头的“包罗万象”。
那么,馒头最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这段历史,最早要追溯到三国时期。
提到三国,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蜀国的军事——诸葛亮。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名号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巧设“空城”……每一个都体现了这位“卧龙”的深谋远虑。
那诸葛亮和馒头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要将二者相提并论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这样运筹帷幄的一代智囊,居然是馒头的发明者!
难道诸葛亮是隐藏的“厨神”不成?
这就不得不提到三国史上的一个典故——七擒孟获了。
在诸葛亮出兵征战南方的时候,将当地起兵造反的南蛮王孟获抓住了七次。
孟获虽说勇猛,但心中并无谋略,所以在他遇上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时,自然不是对手。
可有意思的是,诸葛亮在最开始抓住孟获后,并没有对他进行处置,反而爽快地把他放走了。
而孟获也好像不甘心有意和诸葛亮battle一样,次次都重新回来和诸葛亮较量。
这样的“车轮战”前前后后共进行了六次,每次孟获都败于诸葛亮的手下。
终于,在第七次的时候,孟获终于被诸葛亮打服了,打心底里敬佩诸葛亮,心服口服地归顺于他,并说服了其他各部落投于蜀汉。
这之后,蜀国就重新掌握了对南中地区的控制权。
平定南蛮后,诸葛亮率领部队班师回朝,途中经过泸水之地。
可正当军队准备渡江过案时,奖赏突然刮起狂风,使得水面波涛汹涌。
这样的情况,根本无法顺利渡江。
原来,是战死的冤魂在此阻挡他们前进的道路。
若想要平息冤魂的怨气,让他们得以安息,诸葛亮思来想去,认为只有对河神进行祭奠才能度过此劫。
希望河神能显现神通,保佑他们能平安过江。
但祭祀需要祭品,按照当地规矩,祭祀河神要献祭49颗人头!
但诸葛亮实在是于心不忍,这可是要杀了四十九条活生生的人命啊!
就在众将士都一筹莫展的时候,诸葛亮终于想到了一个妙计。
他下令让士兵和面,杀猪宰羊,将肉包进面团里,做成人头模样,供奉于河神。
又因为之前用于祭祀的人都是南蛮的人,所以就给这些面团起名为“蛮头”,意为“蛮人的头颅”。
这就是馒头最初的雏形。
不过,这样的“馒头”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好像叫“包子”更合适一些。
早期时候的馒头确实和现在包子差不多,都是带馅的,市面上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专门卖馒头的小店。
那时候的馒头有“假肉馒头”、“笋丝馒头”等等。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人们对于“馒头”和“包子”没有特别明确的界定, 很多时候人们也只是把“包子”当成是“馒头”的别称。
一直到了清朝,这二者之间才开始有了明朗的分辨。
清朝后,人们统一把面里带馅的叫“包子”,而无馅的还叫做“馒头”,这种区分方法延续至今。
慢慢的,就发展成了现在的“馒头”。
后来,这种面食的做法就流传开来,并因独特的口感和便捷的特点受到广大军营的欢迎,也成了将士们行军打仗时的常备干粮。
除此之外,馒头也开始频繁出现在民众家里的餐桌上。
对于馒头的制作方法,之后的朝代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做馒头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对面的发酵。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在美食方面有着超越别国的智慧,在发面技术上,自然也是沿袭了这一国家传统。
我国对面的发酵技术,也在不断与时俱进。
汉代时期,人们使用的是“酒酵发面法”,这也是我国最早的发酵方法。
到了唐代,发展成了“酸浆发面法”。
宋代和元代时期,又分别改用“酵面发面法”和“碱子发面法”,这两种方法让面食发酵变得越来越简单。
所以从北宋时期开始,馒头开始变得流行起来。
结语
至今,馒头这种食物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演进,现在的馒头,已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
甚至恩多来自国外的朋友,也都对我国的“馒头文化”喜爱不已。
在去年的冬奥会上,奥运食堂里就有专门用馒头做的精致食物,引得一众运动员们的称赞和惊叹。
如果没有专门进行了解过,大家可能都不会想到这种习以为常的食物会出自诸葛亮之手。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真是越品越有味!
大家喜欢吃馒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