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股市的指数是什么意思( 小白如何初识指数)

时间:2025-01-09 08:00:08



01

指数无处不在


投资者们初入资本市场,指数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词,那么什么是指数,指数又能表示出什么呢?我们将用系列文章的形式系统地解答大家这些问题。

“指数”这个词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统计局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采购经理指数(PMI)等。

资本市场上同样也有指数,证券价格指数是指在证券市场上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证券(或全部证券),通过对证券的交易价格进行平均和动态对比从而生成指数,借此来反映某一类证券(或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情况。根据资产类别的不同,主要有股票价格指数和债券价格指数。

以股票价格指数为例,下表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沪深300指数的基本信息:

数据来源:Wind。

从表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股票价格指数的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指数的成份股及其数量,即指数包含了哪些股票、由多少支股票组成。指数编制方先确定一个样本空间,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挑选出符合条件的股票,纳入指数成份股。例如,沪深300指数就是由沪深市场是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的300只股票构成。

二是基点和基日,即计算指数的基准和计算基准当日的日期。通过比较基点和任意时间点的点数,可观察指数的涨跌变化。例如,沪深300的基点是1000点,基日是2004年12月31日,2022年10月21日的收盘点数为3743点。那么,从基日到2022年10月21日,沪深300指数上涨了2.743倍。

三是指数的计算方法,主要有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加权平均法。例如,沪深300指数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的方式,成份股的自由流通市值越大,赋予的权重就越高,对指数变动影响也越大。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基金投资和研究过程中,指数有什么主要作用呢?

第一, 表征市场的观察和研究工具;

第二, 作为基金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用以评估投资业绩;

第三, 作为指数基金的跟踪标的与投资标的。


02

指数的名称代表什么?


股票市场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各种指数,比如A股有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等等;港股市场有恒生指数、美股有标普系列指数等等;大家是不是也很好奇,这些指数到底是谁编制和发布的呢?

有人认为证券类指数都是政府部门发布的,有人认为是基金公司发布的。但其实,指数编制和发布机构的名称,一般就直接注明在指数名称的最前端,例如,“上证”、“中证”、“恒生”,就分别说明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公司、恒生指数服务公司发布的。

在我国,证券类指数主要由证券交易所和指数公司这两类机构发布。以我国三大指数系列为例,上证系列指数和深证系列指数都属于证券交易所编制的系列指数,中证系列指数则是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

注:自2007年起,上海证券交易所委托中证指数有限公司进行上证系列指数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此外,国内还有部分数据资讯公司和证券研究机构也会编制和发布系列指数,例如万得系列指数、申万系列指数、中信系列指数等等,在证券市场上也颇具知名度。

美国的三大指数中,纳斯达克指数由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发布,属于交易所指数。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是由两家指数公司编制的,他们分别是道琼斯公司和标准普尔公司。再比如,英国富时100指数作为全球投资人观察欧洲市场走势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由富时集团编制的。

这些机构负责把指数编制和发布出来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为了及时反映相关证券的变化,保持指数的连续性、代表性,编制机构要对指数的样本和权重进行日常或定期的维护调整。

例如,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中证指数公司每半年度(每年5月和11月的下旬)对沪深300指数样本进行审核,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进行调整。

基金公司在获得授权之后,可以使用这些指数作为跟踪标的,进行指数基金产品的设计研发,发行指数基金产品,开展指数基金投资运作。

指数若要具备可投资性,成为指数基金的跟踪标的,就需要有更高的质量标准。为规范指数基金投资运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强化产品规范运作,2021年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3号——指数基金指引》,强调严控指数质量,以指数“市场代表性强、流动性好、透明度高、具备可持续性”为目标,对指数成份券选取、指数编制等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具体而言,包括指数名称能准确反映投资方向,成份券代表性强;成份券分布广泛,流动性良好;编制机构的专业能力、财务实力、公司治理、技术资源等方面能持续有效保障指数正常运行等等。


03

指数编制并不简单


了解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做好指数化投资的基本功。

通过了解指数编制方案,投资者可以:

1. 更加清楚地了解指数在“说什么”。

2. 更加全面地了解指数里“有什么”。

我们以股票价格指数为例,带你参观指数编制“流水线”。

编制规则流程

指数编制流程大致分为五个步骤:明确编制目标、圈定样本空间、选择指数成份、计算权重点位、进行日常维护。

明确编制目标

在设计编制一条指数前要先明确:编制这条指数是为了达成什么目标。

比如,编制宽基指数,是为了全景展现市场整体走势;编制行业主题指数,是为了聚焦讲好一则行业主题的故事。

圈定样本空间

具体而言,就是挑选成份股的可选范围。

全市场有非常多的股票,要围绕编制指数的目标,先对它们进行初步筛选:

1.划大致范围,明确从哪个市场、板块或行业主题内挑选成份股。例如,沪深300指数的样本空间是沪深两市,上证综指的样本空间是沪市,而创业板指的样本空间则只包含深市创业板。

2.做初步“减法”,过滤掉一些不满足基本条件的股票,如ST股、经营异常、上市时间不满足一定时长的股票等。

选择指数成份

确定指数的样本空间后,盯住既定目标,通过更精细的选样方法,进一步进行股票筛选,使指数具备代表性和可投资性。

除了一些会基本囊括样本空间全部或绝大部分股票的“综指”、“全指”外,指数的成份股往往数量不多,但它们“能量”巨大,聚拢一些主要股票就能相对客观地反映出特定市场、行业的基本特征。例如,沪深300指数选取的是总市值排名最靠前的300只股票,从而以较高的全市场市值覆盖度,勾勒出沪深市场整体样貌特征。

指数若要具备较好的可投资性,对成份股流动性会有具体要求,简单而言,要力求指数成为投资标的时,成份股能便捷顺畅地“买得进来,卖得出去”。例如,沪深300指数的选样规则就明确排除了流动性不佳的股票。

图:指数成份股挑选范围示意图

计算权重点位

确定指数的成份股后,需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算出成份股的权重和指数的点位。

其中,计算成份股权重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市值加权、等权重加权和因子加权等都是常见的加权方式。

市值加权是最常用的加权方式,例如,总市值加权、自由流通市值加权。简单而言就是市值越大的成份股,对应权重越高,对指数的影响也越大。例如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就采用的是自由流通市值加权。

等权重加权,就是每只成份股都赋予相同的权重。相比其他加权方式,等权重加权不会“偏向”任何一只成份股,例如上证50等权重指数会在编制和每次调样时,使得每一只成份股权重都等于2%。

因子加权则是选取成份股的某些指标特征来进行加权,例如中证红利指数采用成份股的股息率进行加权,股息率越高的成份股权重越大。

确定成份股和权重后,会再结合基日、基点,按照公式进行整合计算和调整,从而得到指数的点位。如果把某个市场“打包”起来看作为一只“大股票”,指数的点位就是这只“大股票”的“股价”,它随着市场涨跌发生变化,供大家观察、研究和跟踪投资。

进行日常维护

指数发布后,指数编制机构需要对指数的样本和权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与调整。

定期调整主要是对成份股的更新,旨在及时反映相关证券的变化,保持指数的代表性,一般采用每季度或者每半年的调整频率。综合考虑成份股的稳定性和跟踪投资的便利性,调样规则会对调样时的成份股调整幅度做出一定限制。

不定期的调整主要是出现在成份股出现特殊情况时,例如成份股停牌或者成份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特殊事件。

指数编制方案在哪儿看?

最后,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如何查看指数编制方案。

在我国,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大的股票指数主要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发布,这两家公司会在其官网公开披露指数编制方案。其他机构编制发布的指数,一般也可在其官网找到指数编制方案。指数基金通常会在招募说明书中披露指数的编制方法,以及免费查询指数信息的途径。

例如,要查看中证指数公司发布的沪深300指数编制方案:

打开中证指数公司官网,在搜索栏中输入“沪深300”,点击“相关资料”栏目下的“编制方案”即可查到。


04

指数化投资有什么特点?


指数化投资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青睐,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国内被动指数型基金的数量达到 1783只,规模合计近1.5万亿元。

那么,指数化投资到底是什么?指数化投资与个股投资有哪些区别呢?

什么是指数化投资?

所谓指数化投资,是指通过复制并跟踪某个证券价格指数,或按照证券价格指数的编制规则构建投资组合而进行的投资,其目标是获取与所跟踪指数相关联的某一特定市场平均收益率。

资料参考:潘清,《业界:科创板为指数化投资提供发展新机遇》,新华社,2019.5.12

如果把指数看作是轨道,那么开展指数化投资的普通指数基金,就如同轨道上的火车,力求压轨而动,循道而行,跟上铁轨的线路起落。而实现方法就是复制指数编制规则给定的成份股和权重,以高仓位构建投资组合。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购买指数基金是最便捷的指数化投资方法。

比如,一般情况下,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会依照指数编制方案中设定的“姿势”(成份股与权重)构建投资组合,从而持有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股票;而购买该基金、开展指数化投资的投资者,也相当于一次性买入了这“一篮子”股票。

相对于个股投资,指数化投资的特点是什么?

1、在投资风险上,个股的涨跌难以把握,波动通常较大,而指数投资可通过股票组合来分散个股的非系统性风险。

买指数基金等同于买入“一篮子”不同的股票,以组合投资的方式分散个股投资的风险。如果投资者对个股判断失误,或者个股因遭遇某些突发特殊事件而使得投资者“踩雷”,个股投资损失可能非常大。而成份股在指数中所占的比重是有上限的,某一成份股的个体风险对指数化投资组合的影响则会相对较小。

举个简单的例子方便大家理解,如果指数中一只权重占比1%的股票下跌了10%,对应就会拖累指数下跌0.1%,会给投资者带来0.1%的损失;但如果全部资金直接投资该股票,则会给投资者带来10%的损失。

2、在投资收益上,个股投资获取的是单一股票收益,而指数投资是为了获取目标市场的平均收益。

接着上面的例子,如果指数中一只权重占比1%的股票上涨了10%,那么仅会带动该指数上涨0.1%,指数基金的收益回报自然也比不上全部资金直接投资该个股的收益。但如果我们分析沪深300指数与其成份股在过往一年的波动率和收益率数据,可以发现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虽然不及部分个股收益,但是波动率大幅降低了。投资指数的目标是获取目标市场的平均收益,讲求提高收益-风险性价比。如果单论收益率,自然是比不上涨幅最靠前的若干成份股。

数据来源:Wind;数据统计区间:2021/10/28至2022/10/28

3、在投资难易程度上,个股选择耗时费力,而指数是省心省力的一键化投资工具。

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信息和数据浩如烟海,开展个股投资不仅需要投入较多时间精力,而且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不少股民每天花大量时间“做功课”,分析个股,研究上市公司,费时费力,但结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比如,假设看好某个行业的投资机会,投资个股通常只能抓住行业里的一家或几家公司,但行业上中下游产业链较长,产业链中单个公司技术迭代较快,研究难度高,投资价值和风险不易把握;而一些行业指数可一揽子打包该行业上中下游相关领域的重点公司。所以,如果你看好某一市场板块或某一行业、某一主题的大趋势,买人跟踪该市场板块或行业、主题的指数基金不失为一种更加简便易行的选择,可以帮助你比较轻松、高效地落实自己的投资“路线图”。简而言之,通过投资指数,可以让投资者轻松获取目标市场的平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