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与世无争的意思是什么(与世无争的品德,是一个人自信和智慧的体现)

时间:2024-12-01 14:00:04

与世无争一词,出自《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于人无争也”。

解释为,不跟社会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是一种消极地回避矛盾的处世态度。

那么,老子为何要提倡人们要“与世无争”呢?

先看原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其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在本章所阐述的处世哲学,就是不争。首先他认为,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川的汇集之处,是由于它甘处于低下之处,所以能够成为百川的归宿。因此,统治者要想号令天下,必须用谦和卑下的言辞来对待百姓;要想统领百姓,必须把自身的利益放在百姓的利益之后。

所以,圣人虽然居于百姓之上,百姓却不感到有负担;虽然处于百姓之前,百姓也不会感到有妨碍。因此,天下百姓都乐于推戴他而不厌烦他。正因为他与人不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争得过他。

老子此处的观点,显然有时代背景的影响,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相当地尖锐,就连一个小小的官吏也是高高在上,毫无谦逊可言,百姓的生死更是不会放在心上。所以老子才想到了上古时期推举君王的做法,来提醒当下的统治者,不管你们身居何位,都不要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利益,因为这样,最后终将被百姓所抛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老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不争。所谓不争,并不是说就是要人一味地消极避让,而是抱着一顺其自然的态度,只管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要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考虑自己的功名地位。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人类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欲望太多,想要这要那,以至于迷失自己的本性,往往得不到好结果。人的本性应该效法“道”,就是要清静无为,一切顺其自然,如果违反的“道”的法则,就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赵高,祖籍是在赵国,之所以在秦国,是因为他从很小的时候就随着母亲在秦宫中长大,很小就净身了。

秦始皇听说他为人勤奋,又精通书法,便提拔他为中书府令掌皇帝车輿,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读书。由于赵高善于察言观色,逢迎献媚,因而很快就博得胡亥的赏识和信任。

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第五次巡游,不料走到了沙丘忽然得病死了,赵高一看有机可乘,便游说丞相李斯改了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皇帝,并发诏书赐死了公子扶苏和蒙恬,还把蒙恬的弟弟蒙毅也杀了,因为蒙毅以前告发过犯过罪的赵高,因此他一直怀恨在心。

自从赵高掌权后,就没有停止过杀人的脚步,他用莫须有的罪名先干掉了丞相李斯,接着他当上了历史上第一个太监丞相。他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结党营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残暴。

公元前207年,胡亥又被赵高逼迫无奈,自杀于望夷宫。赵高本想着自己当皇帝,可是他看见文武百官皆不低头,以无声的抗议粉碎了他的皇帝梦。不得已,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

子婴在当公子的时候,就知道了赵高的种种罪行,他深知自己被赵高推上王位,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于是子婴下定决心,坚决除掉祸国殃民的赵高。

赵高想让子婴斋戒五日后,便正式继承王位,等到期限到了,赵高便派人去请子婴来接受王印,正式登基。可是在这时候,子婴却推说自己病了,不能前往。赵高万般无奈,只得自己去请。

等到赵高一到,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把他砍死了。这就是自己贪欲太大,而成为压死自己的导火索。

与人无争,与世无争,看似属于消极避世的行为,由上观之,确实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做法。与世无争,不仅是美好的品德,更是心胸宽广,极其自信和智慧之光的体现,故而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