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的《卖拐》开始,赵本山的小品与大众的现实生活彻底割裂了。虽然小品中的人物还是小人物,但已经触及不到小人物的生活本身,冲着为搞笑而挠人胳肢窝去了。
贴一下赵本山历年春晚小品节目单:
1990《相亲》、1991《小九老乐、1992《我想有个家》、1993《老拜年》、1995《牛大叔提干》、1996《三鞭子》、1997《红高粱模特队》、1998《拜年》、1999《昨天今天明天》、2000《钟点工》、2001《卖拐》、2002《卖车》、2003《心病》、2004《送水工》、2005《功夫》2006《说事》、2007《策划》、2008《火炬手》、2009《不差钱》、2010《捐助》、2011《同桌的你》。
《卖拐》肯定是好作品,这个没有异议。但如果往前看,《卖拐》之后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一种架空式的表达,故事与人物是抽离的。
再此之前的小品,是为特定人物设定故事情节,从此之后,变成了为特定故事找对应的人物。
这么说有点绕口,总结一句话就是:作品脱离生活,而且是越走越远。
那么怎么就变成这样了?这种情况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这就是文艺越来越商品化的一个过程。当艺术作品商品的属性越来越多,甚至完全商品化,作品要面对的就一定是那些愿意为其付出成本的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
开直播,你是倾向于取悦榜一大哥(这里指真实的榜一大哥),还是倾向于取悦进来看热闹的游客。这问题连问号都不用带,答案肯定是一致的。
因为取悦的对象变了,作品一定要跟着变,要活下去且活得好,就只能这样做,所以这不单纯是赵本山自己的问题,环境变了,不主动去适应是不行的。
2000年前后,文学界也开始开始转向,之前刘恒、刘震云、苏童、余华、贾平凹、莫言或从现实主义或从模仿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中把脚拔出来,开始迎合市场需求。
刘恒、刘震云分别做了张艺谋、冯小刚的御用编剧,贾平凹一方面胡涂乱画利用书画敛财,一方面丢下市场价值不高的农村题材向城市达人转变,但毕竟没有生活积淀,只能集中于下三路,整出个《废都》,从此,他在这文学领域基本上也就废了。莫言则选择性地撕开民族伤疤,只谈溃烂,不讲结痂,这同样是市场的需要,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个人利益需要。
文艺基础的文学圈子都这样了,别说赵本山的小品,影视、综艺这种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艺术门类就一定处于逐利的最前沿。
什么霸道总裁、仙侠公主成为主角,豪车别墅、高端秀场成为背景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如果你还不理解如今的某些影视剧,把心态调整为艺人不过是在作品中的不同场景里摆POS,感觉是不是就好多了。综艺也别当真,看做是儿童游戏成人版也不是不能接受。
最后还是说句公道话,文艺与普通人渐行渐远不仅仅是我们的问题,全世界都这样,美国也从讲一个好故事向特效炫技的方向越走越远。所谓的经典,大家能拿出来嚼的,都是二三十年前的。
文艺何时能回归到体现大众生活,那得等到大众荷包里有货,大众荷包里啥时候能有货?这你就问住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