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韩非子怎么死的(韩非真是遭到李斯嫉妒而被陷害致死的吗?)

时间:2024-10-06 09:00:05

韩非真是遭到李斯嫉妒而被陷害致死的吗?

韩非,又叫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著名思想家,也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师从荀子。

他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把前辈的法术世学说统一起来。

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合为一体。

以文字著作形成了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韩非子这位大才却在拜访秦王嬴政时不明不白的死了。

引起了学界的轩然大波。

很多人认为,韩非子之死,是因为秦国公卿李斯和姚甲嫉妒韩非的才能,担心他被秦王重用,威胁到自身权利,所以李斯等人陷害韩非,思想上有反义,而后把他在狱中毒死了。

这件事儿是真的吗?

关于韩非之死,在史记和战国策两部史书中有两种不同的记载。

史记的描述是秦国李斯对秦韩复兴,要统一天下,如果重用韩非,他一定会成为你的阻碍。

为了秦国的发展,这个人不能留,不如找个借口除掉他。

嬴政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就将韩非下狱了。

随后,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逼迫他自杀。

韩非想面见秦王,却没有得到应许。

其实嬴政已经后悔了,想要释放韩非时,他已经在悲愤下服毒自尽了,这让嬴政非常难过。

要知道,嬴政将韩非请到秦国,是为了拜读韩非的著作,对他求贤若渴。

不惜发兵攻打韩国,威逼韩王将韩非让给自己。

而战国策上记载的是,韩非在秦国做客卿时,有四个国家联合攻打秦国。

姚贾出使四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化解了双方的兵戈相见,被秦王任命为上卿,位高权重。

就在此时,韩非对秦王说了很多姚甲的坏话。

说他收受贿赂,仰寇自重。

秦王召见了姚甲,询问此事。姚甲对答如流,并以韩非是韩国公子,挑拨秦国君臣关系为由,对他发起反攻。

秦王一怒之下,就让姚甲诛杀了韩非。

这两部正史的描述都存在着一定的疑点。

有人认为,韩非之死与他同学李斯的陷害有着直接的关系。

两人师从荀子,但韩非在学术界的名气远大于李斯,这就让位高权重的李斯内心中非常嫉妒。

有人则不同意这个观点,他们认为,李斯作为同学,并没有理由去嫉妒和陷害韩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其一,韩非。在秦国时,李斯已经是秦国的重臣,是秦王嬴政最倚重和信赖的大臣。

而韩非不过是一个韩国使者,也可以说是韩国送来的人质。

二人的地位形势相差是巨大的。

秦王也只会参考韩非的一些意见,最终决定权还是在秦王和李斯的手中。

李斯根本没有必要除掉一个对自己毫无威胁的人。

其二。

根据史料文献记载,李斯对韩非是非常敬重的。

对于老同学来到秦国,李斯内心是激动的,他曾亲自出城30里去迎接自己这位同学。

虽然两人身份地位不同,二人都与自己的国家命运紧密相系。

有着各自的立场,成了无法统一的矛盾体。

在战国乱世,这也是令人非常无奈的。

李斯的一生,都在为秦国荡平六国,完成中华一统的方向努力,这个大事无人可挡。

韩非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他对韩国的感情很深,短时间内接受不了被灭亡的命运。

李斯和嬴政之所以看中韩非,是希望他能够摒弃自己的家国观念,打开格局,为天下百姓着想,完成天下统一,结束乱世。

以上两点可以看出,韩非与李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友谊和信任基础,尤其是彼此欣赏的基础。

或许李斯在韩非下狱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绝对不是因为嫉妒或是老同学对自己权力威胁的恐慌。

在韩非向秦王尚书提出存函言论时,李斯就明白了,韩非是自己的敌人,敌人就应该被消灭。

李斯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在国家利益和个人感情面前,李斯当然要做出和他身份相匹配的选择。


在他的价值链上,国家的利益是第一位的。

不要说是个人的感情,就算是家人的性命,该牺牲的时候也是要牺牲的。

还有人认为,从战国策上来看,韩非之死与李斯无关,而是姚甲的手笔。

姚甲是秦王的说客,也就是纵横甲。

韩非在他的著作韩非子五度中明确提出了五种社会蛀虫,包括儒生、游侠、门客、商人和谈变之事。

由此可见啊,韩非是很讨厌纵横家的,他与姚甲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导致了自己身死一搏。

一些学者则认为,韩非之死与秦王嬴政脱不了干系,韩非将人性剖析的非常透彻,近乎赤裸。

这就让作为统治者的秦王嬴政产生了不安。

韩非为秦王如何驾驭臣民提出了不少意见。

也为臣子如何揣摩上意提出了建议。

加上他韩国公子的身份,嬴政对他感到担心也是能够理解的。

杨修就是因为多次猜透曹操的心思被诛杀了。

可见呀,作为上位者,自己的心思被人猜透,是一件既没面子又感到恐惧的事儿。

在封建社会,作为臣子,懂得一个藏字才是大智慧。

韩非的一生是可悲的,他的祖国不能重用他,最终身死一国。

司马迁曾感叹,韩非子撰写税难,自己却难逃厄运,实在是悲哀。

至于韩非之死,作为君主的秦王嬴政是要负主要责任的,这也成为她人生中无法抹去的污点。